面壁之后刘慈欣及其作品评析

本文刊载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年第1期。

看看一个高中理科生的人文品性……

(图片取自网络)

小说以科幻的形式存在,已经许多年了。这种文体也逐渐卓然成家,以其超凡脱俗的想象与炫目刺激的科学广泛流行于各年龄段读者之间。优秀的科幻作家一向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而由于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思维之于其他国家的滞后,中国能称之为优秀的科幻作家便更加屈指可数了。

而在其中,最富有影响力与最有能力的,便数刘慈欣了。

作为早年水电站的一名电工,被粉丝称为大刘的刘慈欣年轻时并不出众。直到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之时,他才正式以一个科幻作家的身份出道。近二十年来,他以瑰丽雄浑的想象,细致精准的文字,锋锐深刻的思考而形成的作品享誉全球。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唯一以亚洲作家著称而斩获科幻大奖——雨果奖的巨著:《三体》。

初次听说《三体》这本书时,因为我不太喜欢这个名字,所以我并没有如获至宝的感觉。而我在漫不经心地看完一本多后,我便彻底被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恢宏壮阔视角震撼的五体投地,拍案叫绝。

文如其名。整个《三体》三部曲就是通过讲述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接触时的反应与做法,从而探讨人性;地球文明在绝望中一次次力挽狂澜最后还是无奈灭亡的史诗。作者通过众多角色的精彩塑造揭示了人类的本质。

不仅如此,其中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创新,也令我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不必说脱胎于现有科技而衍生而成的智子、古筝计划与阶梯计划;也不必说在此著中引入的全新概念如脱水、恒纪元与面壁者等;更不必说作者在现有概念之下发挥而来的水滴、黑域与曲率驱动。单凭其中创造的黑暗森林理论,便让读者大呼无法承受。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仅仅两条公理,再加上技术爆炸与猜疑链两个名词,大刘便以冷静严谨的思维,上至整个宇宙的亿万文明之间,推断出了一条匪夷所思但不证自明的结论。

在读完三体之后,许多人会仰望星空,想象三体文明是否存在或者当外星文明真正降临地球之后自己会如何拯救地球于水火之中。但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看自己,看看自己周围的人。从文化大革命到面壁计划,再从阶梯计划,执剑人选举到星环城独立事件,往往是人类自己的举动置自己于危险之中。“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因为傲慢,整个太空舰队被水滴摧枯拉朽,毁于一旦;因为傲慢,人类自作聪明的制定了掩体计划,以为那样便可以万无一失;也是因为傲慢,人类低估了执剑人对于三体文明的作用,从而选举程心上任,最终错失良机。

不是每次濒临灭亡时都有一个罗辑或云天明站出来作为中流砥柱,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章北海或托马斯·维德的魄力与远见。人类需要的,恰恰不是人类引以为荣的人性,便如维德所说的那样“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在关键时刻,程心所代表人性便是人类灭亡的导火索。

当人类谈爱时,三体人早已举起屠刀冲杀而至;当人类讲正义之时,没有文明有闲心阻止侵略,伸张正义;当人类向往光明时,其早已深入茫茫宇宙的黑暗森林之中;当人类奉行过度人权之时,有限的可以争取生存的时间早已消耗殆尽。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宇宙是个黑暗森林,任何被发现的文明只会被消灭,你发现的任何文明都只可能是敌人。宇宙就是这么的黑暗,但在这黑暗之中,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思考一下呢?

由此,大刘作品的优势与鲜明特点,也一览无余的显现而出

首先便是新颖性。大刘的作品一向不拘一格,竭力创新,例如《三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面壁计划,又例如短篇小说《山》中对于空泡世界所处环境的创造,还有《流浪地球》中的整个地球的星际旅行,还有《地球大炮》中横贯地球两级的轨道……大刘的创新能力是一般人类所无法企及的,而他又能以非凡的逻辑能力将他的创新一步一步严格推理而成,让人信服。刘慈欣的设想能力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西洋》中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别样思考,《命运》中对于蝴蝶效应的极致想象,《镜子》中对于可视未来的推理……《超新星纪元》更是集这种思想之大成。从根本上来说,大刘与常人结构不大相似的大脑给予了他作品极致的特色。

其次便是思想的深刻。大刘对于宇宙与人性的思考之深也是令他人为此感叹的。《天使时代》中对于伦理的讨论,《朝闻道》中对于思想与科学之极的探讨,《》中新兴科技对于人心的影响,《诗云》中还夹杂这宇宙终极之美与诗歌的交融……这都是令人心灵触动的。其实,大刘的每一个作品,都多多少少带有对于人性的探讨与发掘,这也是其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抓住了人类的本质。

大刘对于人或文明性格精神的塑造把握也是无与伦比的。《球状闪电》中对武器痴迷的林云,一生以研究球状闪电为目标的陈博士,张彬等人;《三体》中又落魄学者脱胎换骨为地球文明守墓者的罗辑,执着而又失去太多从而背叛人类的叶文洁,坚定却一直心怀仁念的章北海,不顾一切向目标前进用尽一切手段的维德,软弱踌躇心怀美好并且责任心过强的程心……对人物的细腻描写,使得他脱离了平凡科幻作家的境界,赋予了他更多的人文色彩。

不光是小说,大刘短篇小说中经典的精神与人物也是数不胜数的。《圆圆的肥皂泡》中以吹泡泡为终生目标并以此成就斐然拯救城市的圆圆,《地火》不顾他人反对实验失败坚持推出气化煤技术的刘欣,《光荣与梦想》中以生命而奔跑的辛妮,《带上她的眼睛》中尽职尽责绝望而又坚持的落日六号领航员……这些形象与精神,其实便是大刘对于人类的期许与对部分人类的赞扬歌颂,更融合了自己的理想与向往,也可以是大刘梦想的缩影与写照。

太多太多具有特色的优秀作品,太多太多新奇瑰丽的奇妙想象,太多太多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太多太多发人深省的深入思考……而这一切的一切,组成了刘慈欣,组成了刘慈欣的作品,组成了现当代的中国科幻。

刘慈欣的文章情感细腻,具有史诗般的人文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色彩,拥有强烈的怀旧感与工业色彩。这些与他的工作与早年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经历。作为昔日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他与人民群众的接触广泛,使得他对于人性的观察有超乎常人的灵敏。作为一个出生在60年代的基础文化水平未达到顶尖的作家,文化大革命对他的作品风格也具有着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他不仅能将前人从未想过的新想法展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也能将已经屡见不鲜的科幻题材用新用活,给读者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他的作品之中,他的比喻一向很空灵,很奇妙,也十分大气。他能将许多与科学有关的事物通过比喻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冷静而超脱,也使他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比较晦涩难懂,但这也正是他所著文章的特色与优秀之处。

同时,他也具有十分冷静的对于自己所在种群的的自我认知与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认识。更难得的是,他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他对于各种事物在其所在环境的定位与环境变化对事物本体的影响认识的一清二楚。不仅是事物的本体,他的作品对于各种深奥的哲学概念也有着深入的认识与诠释,许多探讨千年的话题在他的手中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

就是这样,人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思想的变化,在他的手中,融合了光年的尺度与对时空本源的思考。正如《朝闻道》所讲述的那样,宇宙的目的是唯一在真理祭坛上不能被解决的问题。

尽管获得了不可胜数的奖项,尽管收获了不可计量的读者,他永远是站在宇宙之外的面壁者。冥思着,想象着,创新着,探讨着。虽然别人说他是以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提升至与世界科幻相等水准的科幻作家,但在我眼里,科幻只是他思想的载体,他真正的职业,应该是面壁者。

面壁者是什么,也许我们不得而知,又也许我们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去发掘。也许多年以后,寻找结果的人在多年孑然一身之后成为面壁之人。

然而,在面壁之后,我们又应该从中获得什么呢?

作者:

王行天: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usx.com/rdjj/4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